萧萧

《风月》连载中,全文AO3和Wland可看,Uid:502634,Wid:5192738;AO3用户名xiaoxiao0808

【影评】于无声处听惊雷

许鞍华导演的这部《明月几时有》,以文人的情怀、诗意的手法,描绘了战乱年代里的香江群像。没有炮火连天的战争,没有惊心动魄的对决,甚至没有高潮迭起的情节,它看起来有点儿“闷”,却充满了文人的风骨与隽永。

一轮明月生两份情愁 三位主角谱几多壮歌 

影片伊始,讲述的是东江纵队营救在港诸多文人的故事。彼时,茅盾先生租住在一户不起眼的陋居里。房东方太太是个私心颇重的市井妇女,为了劝房客继续租住,拿出了包在油纸袋里的糕饼,这里有一个细节,她先是拿出了三块饼,又放回去一块,在劝说无果后,复又端走了那两块饼。

寥寥数笔,刻画出了旧社会最平凡又最真实的农妇形象——自私自利,斤斤计较,可这些却是一个没有文化的母亲能带着女儿在穷苦日子里继续过下去的基本保证。她与茅盾先生的谈话从侧面带出了彼时香港的社会环境——烂仔(地痞流氓)到处收保护费,治安不好,人人自危,十里洋场外,不过是一个同祖国大陆千万土地一样的地方,充满了贫穷与动荡。

方母的女儿方兰刚出场时,是个天真善良的女孩,会悄悄放走家里的小兔子,会和男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日小蛋糕。但日军的侵占让学校关门,两人失业了。李锦荣脱口而出向方兰求婚,却因为婚后必须离开而被拒绝——在那个年代里,总有一些东西,比家庭的圆满更重要,以至于必须舍弃掉个人的幸福,于是他说,你就当我一时冲动吧。

不动声色的分手之下,内心是否暗藏了一份痛苦与不舍呢?可他不会后悔。他要为这片土地做点什么。

方兰回家了,捧着书念起了一段散文。少女悦耳的嗓音中,带着对浪漫的追求和诗意的性灵,眼神中写满了对茅盾先生的孺慕之情。

风带着夕阳的宣言走了。
像忽然熔化了似的,海的无数跳跃着的金眼睛摊平为暗绿的大面孔。
远处有悲壮的笳声。
夜的黑幕沉重地将落未落。
不知到什么地方去过一次的风,忽然又回来了;这回是打着鼓似的:勃仑仑,勃仑仑!不,不单是风,有雷!风挟着雷声!
海又动荡,波浪跳起来,轰!轰!
在夜的海上,大风雨来了!

这是茅盾先生散文《黄昏》中的节选。在这里,没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忧伤,而是一种大雨将至涛声隆隆的壮阔,交织成乐,鼓舞人心,充满希望。

方兰被前来护送茅盾先生等人离开的刘黑仔选中,带他们去铜锣湾乘船,小姑娘无所畏惧,凭借着自己的机敏,将他们安全送达。她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站在栈桥上久久地望着那艘坐满文化人的船。她是否也在渴望,可以同这些文坛斗士一样,以一己之力,为这片土地做些什么呢?

于是,当刘黑仔邀请她加入东江游击队的时候,她答应了。

一条暗伏在地下的线渐渐展开。我们看到了智勇双全的刘黑仔用死尸蒙骗日本兵,用哑弹打死狗汉奸,看到了聪明机智的方兰巧送传单,传递情报,也看到了一个母亲对女儿所有的担心与关切。

当方母知道女儿在做的事后,她没有阻止,而是说出了一句惊人的话:“死不可怕,但是别连累队友。

没想到,一语成谶,却应在了她自己的结局上。

叶德娴老师的演技入木三分,真真切切地展现出了一个乡村妇女因为女儿而冒险革命的历程。她虽然没有文化,却也知道,参加革命的都是值得尊敬的英雄,女儿身板瘦弱,她总想让孩子多睡会儿,便时常承担起替女儿传送情报的任务。到后来,方兰队里的小姑娘来她家时,她看孩子累得睡着了,便给她盖上被子,替她去完成任务。

就像方兰说的,她的母亲自私,却善良。这又何尝不是那个年代广大妇女的写照。她们没有多少雄心壮志,也做不了什么大事,却在这些细微的地方贡献着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为了亲人,也为了民族。

到最后,方母被捕,却一个劲地为身旁的小姑娘开脱,说她们不认识,而被处决的时候,她已经被打地没了力气,想的却是,挖不动坟,连累了一起被处决的打字员。她说:“同志啊,连累你了。”

面对这样的母亲,我们失语。她的平凡与伟大并存。

刘黑仔提出过带方兰去营救她。但是方兰最后拒绝了,如果母亲的平安要用游击队的牺牲来换取,她宁可放弃。

静夜里,她又念起了茅盾先生的词句,“风带着夕阳的宣言走了……”,这一次,我看到的是一个女性斗士的坚强,是历经世事后的成长与蜕变,敛去了少女的烂漫,目光深邃,而不变的,是希望。希望在传承。

影片的最后,巧用蒙太奇将小渔港变成了而今高楼林立的维港,故事的讲述者彬仔,又回到了他的出租车上,继续着平凡的工作。

当年的东江纵队只剩他一人了,但他们的付出与牺牲并不为求取荣华,只为更多的人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

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而城市的美丽,需要人去守护。她的守护者们,来自千千万万平凡普通的人民。

明月几时有?

它是人们心中的叩问与向往,是对和平与团圆的寄托,亦是千万人努力去守护的东西。

明月会有时。

夏夜里,虫鸟鸣,那一轮高高的月亮,明亮动人。

还记得李锦荣潜伏到特高科做卧底后,日本人曾问他,为什么叫明月几时有,几与何有什么区别?

李锦荣解释道:因为何是平声,而几时仄声。日本人又说,有时可以连着用,比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于是,学着曹丕以七步成诗刁难李锦荣。

“……。明月几时有,月如钩,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让人不由酸了鼻子。与被遣返广东的亲人团圆,与不得不分手的爱人团圆,团圆在这部电影里,从个人的情爱上升到了家国情怀,却又贴近人心。

李锦荣的身上,是带了贵族公子的气质的,充满了法式浪漫,却义无反顾地选择卧底伪装,潜入最危险的敌营内部。这与刘黑仔是一条不同的革命道路,却更加危机四伏。他带去了方母被抓的消息,却只能对方兰说:“我怕有人跟踪,就不过去抱你了。”

敏感的身份令情侣之间最简单的拥抱都成了奢侈。

在片中,大家不说再见,而说,“胜利后见。”

没有胜利,又哪来再见的希望。每一个人都抱着一去无回的勇气前行,慷慨悲壮。

于细微处打动人,片中的动人细节不胜枚举。

导演用细腻的手法将故事娓娓道来,尽管它们看上去是松散的,却始终围绕着东江纵队,展现沦陷后香港人民的救亡百态。它不是某个英雄的赞歌,而是一副生动的群像,从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展示粤港文化下,这个弹丸之地的抗日传奇。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是我所喜爱的。影片中的不少细节,都展现了日军统治下人民的生活状况。

譬如方兰去参加表姐婚礼,一个媒婆两家共用;饭都快吃不起了,新娘家却要撒米,好在婚后不被夫家欺负;饭店的伙计发勺子时,一再嘱咐大家不能带走,这是店里仅有的体面摆件……小小的一个婚礼,带出了各行各业人们的现状,大家过的都不容易。

如果对粤港文化有一些偏爱,那么我想,这部电影不会让你失望。

没有太多的震撼,没有沉重的泪水,有的只是一些小小的感动,轻轻拨动心弦。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说了这么多,发现自己似乎很没有重点。其实这也是影片评分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故事太过散漫,甚至没有主线与重点,以至于很多人物没头没尾,显得可有可无。

看开头的时候,我一直以为,这是一部讲述如何营救在港文化人的电影,充满了惊险刺激。可惜营救的篇幅只占了三分之一,之后便失去了主线,显得有些跳跃了。

于是忍不住脑补,如果用营救茅盾先生等人作为主线把这几个人串起来,故事情节会不会紧凑一些。

东江纵队制定方案营救被困在港的文化人,由打入日军特高科内部的李锦荣负责偷取文化人花名册,刘黑仔负责接应茅盾先生等人去码头。联络员告诉先生,接应人的暗号是明月几时有?回答明月会有时。日本特务假扮刘黑仔去骗茅盾,希望通过他抓到更多的人,茅盾觉得态度奇怪就对暗号,问了他明月几时有,日本特务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这时真的刘黑仔赶来,特务一看不妙跑路。回去报告大佐,他们有个暗号叫明月几时有,大佐后来可以继续用那个七步成诗考验李锦荣,李锦荣以为行动败露,万分惊险躲过一劫……

但是日本人封锁了出关的路,茅盾先逃不出去,也不能继续留在方家,方兰将他和夫人乔装打扮,带去饭店参加表姐婚礼,然后跟表姐串通,让他俩混在送亲队里,跟着大家一起出关。婚礼进行到一半,炮火声响起,又没走成。

接着再设计点什么故事,多惊险刺激一下,最后在李锦荣的帮助下,成功逃走,然而他和方母等人却暴露遇害……

这样看来,一起营救是足够撑起整部电影的,但我担心,那样就无法体现宏观上的抗战群像了。总之有得必有失,一个完美的剧本不容易打造,所以也不用苛责编剧导演。每个导演都有自己试图想要展现的东西。尽可能去看到这些,而包容其他方便的不足,是我看待一部用了心的电影的基本态度。

不可否认,明月几时有是献给香港回归20周年的一份厚礼。不少演员的表演都令人动容。感谢所有为电影付出的人,许鞍华导演不断求索的精神也令人佩服!

希望以后可以看到更多高质量的港片。这也是我个人的一个小小情怀。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PS:李锦荣所做的诗,个人觉得可能是化用了歌曲《明月几时有》中的歌词,蔡琴唱得极有味道,与大家分享一下。

明月几时有 蔡琴

又是黄昏后
明月几时有
眼看月如钩
又要想起团圆时候

又是黄昏后
明月几时有
眼看月当头
又要引一段离愁

明月几时有
偏要照上高搂
眼看月当头
叫我找个人影相守


评论(3)

热度(12)